关注我们
中国食品

稻区“双抢”忙,丰收有保障

发布时间:2022-07-14 来源: 绿色食品资讯网 作者: 王艳

  近日,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38万亩早稻丰收,农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收稻谷,确保颗粒归仓。图为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农民在收割早稻。

  刘浩军摄(人民视觉)

  7月10日,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清泉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早稻。

  李建新摄(人民视觉)

  安徽省庐江县积极推广“稻虾连作”绿色种养,虾田在上半年用于养殖小龙虾,下半年用于种植水稻,实现一田两用、一水双收。图为日前,庐江县泥河镇天井村农民在捕捞后的虾田里栽插水稻。

  左学长摄(人民视觉)

  7月中旬,南方水稻产区进入早稻抢收、晚稻抢插关键时期。“双抢”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丰产,农业农村部最近接连印发通知,要求各地全力以赴,确保早稻安全成熟、丰收到手,双季晚稻适期栽种、栽足栽满。

  今年以来,国际大米价格连续6个月攀升,达到15个月以来的高点。中国是大米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,水稻种植和收获情况备受关注。

  记者了解到,根据近期实打实收情况,今年南方早稻面积稳中略增,多地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。展望全年,夏粮已获丰收,秋粮长势良好,粮食稳产丰收有保障。

  早稻:抢晴收获减损失

  稻浪起伏,阵阵飘香。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车江街道,种粮大户王静的早稻田金黄一片。“颗粒饱满,稻叶变黄,谷子已经成熟。”这两天,王静正忙着抢收早稻,“气温虽然高点儿,但农时不等人,要趁着没下雨抓紧收割。”

  宽阔的田野上,王静调来的几台收割机同时作业,脱粒箱“吐出”稻谷,运粮车在乡间公路上穿梭。王静说,今年早稻播种面积200多亩,耕种收全程机械化,很快就能收割完,确保颗粒归仓。“除了负责自家稻田,我们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从耕种到收割的全程托管服务,今年托管面积进一步增加,达到4300亩。”王静说。

  作为水稻生产大省,湖南省早稻播种面积占全国1/4左右。今年以来,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、不利天气等影响,湖南多措并举保障全省1800多万亩早稻生产。春耕期间,安排6100万元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,早稻机械化插(抛)面积较上年增加40万亩左右,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超8亿元,在62个产粮大县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,大力选育推广优质杂交稻品种。早稻收割时期,在粮食主产区县推广“农机租赁”“整村托管”等多种新生产模式。

  中国早稻生产集中在南方地区,主要包括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眼下,这些水稻产区进入早稻集中收获期,多地喜迎丰收。

  在湖北省咸宁市,39万亩早稻近日开镰收割,实现面积、产量双增长。“种早稻每亩补助差不多有150元,还有种粮大户帮着耕种、收割,省心多了。”咸宁市新店镇蒲首山村村民刘伟清说,“今年我家种了23亩早稻,每亩收获湿谷1000多斤,比去年高了200斤左右。”

  湿粮一上田,烘干作准备。农业农村部日前下发通知,要求各地提早摸清烘干机械保有量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分布情况,协调就近匹配烘干用机需求,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烘干服务,保障已收稻谷安全入仓,减少霉变等产后损失。

  受台风、强降雨影响,近来广东省早稻种植户对稻谷烘干需求增加,多地烘干设备开足马力运转。“台风天收割的水稻含水量高,如果不及时烘干,很快就会发霉。”雷州市源泰米业负责人吴坚介绍,“今年水稻总体高产,再加上台风影响,烘干需求相对较大。以前烘干高峰期一般是3至4天,今年高峰期延长到10天左右。目前,公司十几台烘干机每天24小时运转,已烘干上千吨早稻并入库。”

  晚稻:适期播栽稳面积

  作为双季稻的第二季,晚稻生产在早稻收获之后随即展开。

  今年,由于部分地区早稻适收期较往年推迟3-7天,前后茬农时衔接更加紧张,双季晚稻生产更是耽误不得。

  “晚稻播栽抢的就是时间,早一天播种,产量就可能增加不少。”王静说,“这几天正是‘双抢’大忙的时候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早稻收了之后,必须抓紧把晚稻种下去,为下茬丰收打好基础。”

  聊起即将进行的晚稻栽插,王静说,以前各家各户都是在田里分散育秧,不仅成本高,而且费时费力。“现在采取工厂化集中育秧方式,能有效抵御灾害天气对育秧的不利影响,既缩短了秧苗生长周期,也提高了秧苗存活率,育出的秧苗还粗壮整齐。”王静介绍,目前合作社的秧苗、插(抛)秧机已准备就绪,将按计划到各村开展大面积机插机抛秧作业。

 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要谋划好双季晚稻生产,尽快将晚稻生产任务落实到村组、地块;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,合理确定播种时间,因地制宜推广集中育秧、钵苗机插、湿润稀播壮秧和塑盘育秧抛栽等技术;加强秧田肥水管理,着力培育壮秧,对早稻晚收、茬口推迟的地块,采用适度干旱、化控等措施,减轻晚稻秧苗过高及秧龄过长造成的不利影响;加强秧苗余缺调剂,做到应插尽插,全力落实晚稻播栽面积,确保所有种了早稻的田块都能种上晚稻。

  技术有支撑,良种多打粮。在湖北省浠水县,当地投入180万元补贴资金集中采购优质籼稻新品种,从今年全县16万亩早稻测产与实收情况看,早稻亩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较往年均有明显增长,有望实现面积、单产、总产“三增”。

  “我们农场稻田种的都是双季稻,好种子再加上高效的栽培技术,既能降低劳动强度,又能丰产增收。”浠水县禾溢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黄金安说,“种双季稻虽然要多花点工夫,但产量效益高。接下来,我这3200亩稻田还会继续选用县里推荐的好品种,等晚稻再丰收到手,这一年下来赚头可不小了。”

  中稻:“虫口夺粮”保丰收

  稻谷是中国主要口粮品种之一,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近1/3。除了早稻、晚稻,秋粮作物中的中稻已栽插完成,目前多处于分蘖至拔节期。

  今年,粮食主产区江西省栽插中稻面积超1400万亩,各地已陆续进入田间管理阶段。在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,3.2万亩中稻正处在分蘖期,二化螟等病虫害成为近期防治重点。当地监测数据显示,第一代二化螟于6月中旬末进入始盛期,并于6月25日-27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盛蛾高峰,第二代二化螟最近进入盛蛾高峰期。

  “‘双抢’农忙时节,也是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期。特别是中稻栽插进度不一,有利于二化螟幼虫辗转取食为害。”蒋巷镇农业农村办主任吴庆校说,“近来,镇里加强技术指导,及时组织农技人员进入田间地头,并通过短信服务平台、手机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,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,帮助农民科学用药,在防治适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,让稻子保持好长势。”

  南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全市中稻已栽插完成,后期将指导各地做好中稻大田的肥水管理,适时追施分蘖肥,促进禾苗早生快发,提高有效穗数;加强病虫监测预警,重点防控水稻“两迁”害虫、稻瘟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,大力推进统防统治、绿色防控,减轻病虫危害;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,做好强降雨、洪涝、高温、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,加强防灾减灾工作。

  搞好田管,更多新技术助阵。今年以来,北大荒红卫农场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,在田管期间推出远程虫情监测预警系统。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中心工作人员葛孟磊介绍,这个系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可以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收集等作业,同时把相关数据上传到智慧农业平台进行数据分析,农户不用再专程跑到稻田里逐株检测病虫害发生情况。

  日前,农业农村部召开多地视频连线会,明确提出当前中稻病虫害发生重于上年,监测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。要求各地跟踪掌握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和新特点,及时预报预警,尽快将中央财政防控补助资金下拨到县,切实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,全力以赴“虫口夺粮”保丰收。
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绿色食品资讯网 版权所有  
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